王源:请再给我多一点时间

  前2天,因为一支烟,王源同学上了热搜。一时之间,风声鹤唳。随着蜂拥而至的围观与叫骂,互联网再一次展现了它强大的承载量与无穷的破坏力,即便王源本人第一时间发声致歉,似乎也收效甚微、无力回天,以至于“人设崩塌”四个大字赫然成为了近两日最为醒目的头条标题。

但今天,我并不想就此事发表任何看法,毕竟,明星的私生活种种,从来都不在我(私以为也不应该在大家)真正关注的范畴之内。

我想谈论的,是他的音乐。

  当然,这多多少少与最近备受关注的原创音乐节目《我是唱作人》脱不了干系。而一开始,说实话,我是冲着梁博和曾轶可去的,并不知道王源也在其中。直到开播之后才发现,竟然还有他。

  虽然,(其实)早在唱作人之前,我就已经开始注意到他的创作了,不得不提的就是那首《十七》,写得当真很棒,我非常喜欢,甚至还将其收进了2018的私人年度歌单之中。

  在我看来,作为歌手,王源毋庸置疑拥有极其不错的嗓音条件,一把清冽、干净的声音在诠释歌曲时总是让人觉得无比舒畅、如沐春风,这种类似于出淤泥而不染的少年感,的的确确是他与生俱来的幸运。

  然后,近几年开始尝试创作,也交出了相对满意的作品,无疑在其高起点上堆叠了含金量十足的附加值,而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参加一档口碑不错的网综音乐节目,则显然成为了如虎添翼的助推器。

  只不过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我以为,作为当红一线流量小生,他的原创充其量是他玩票性质的一次无心插柳罢了,却殊不知他在这条路上卯足了劲,要死磕到底、插柳成荫。

  而不可否认的是,几场比赛听下来,确是满满的惊喜。无论是站在19岁的年纪粗浅领悟人情冷暖的《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还是情窦初开想要谈恋爱的小情歌《姑娘》,亦或是宣泄内在企图心重庆风味十足的Rap《幺不到台》,以及淘汰场恣意挥洒肺腑自白的《滚烫的青春》,都带给人有别于以往的全新感受。

  这几首歌,音乐类型与表现形式都很丰富,不再仅仅停留在他过去所擅长的领域,而是试图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拓宽边界地张狂炸燃起来,也开始撕下既有标签,表达自我真实的内在,正如他在《幺不到台》开嗓第一句所唱的一样——

“我不再是你印象中的小孩”。

那种不想再如圆规一般无聊重复、周而复始的想法,已然萌芽抽条,长出新的枝叶与苞蕾。

  当然有人不服,觉得他的原创实在不咋地,听上去总有一些其他原创音乐人的影子,唱功更是不敢恭维。对于这样的批评,我不敢也不愿驳斥,因为说得并不无道理。他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略显青涩,尤其是放在一票实力创作咖之中,虽不至于相形见绌,但还是能够轻易分出高下。

可又如何呢?

  对于一个涉世未深、初初长成的少年而言,他的原创作品究竟质量如何,现场表现又好坏与否,真的有那么重要么?而我们不由分说的评判又到底是一种吹毛求疵的苛求,还是一道基于羡慕嫉妒恨心理的恶意?

老实说,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而更让人惶惶不安的是,同样的恶意,远远不止发生在王源一个人的身上,和他一道参加《唱作人》的汪苏泷就是另一个鲜活的例子,不论怎么努力,都难逃嘲讽指摘,永远也摘不下“网络歌手”的封号,也永远摆脱不了“歌红人不红”的悲哀。

但其实我们都心知肚明,那根本不是王源和汪苏泷们的错。

真正错的是听众,真正错的是我们。

  而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不能够真心敞开怀抱去包容与接纳像王源一样的后辈和他们努力去写、去唱、去创作的音乐,给他们更宽松自由的环境去飞、去闯、去展示,属于我们国人自己的音乐还谈何出路,又有什么希望可期?

最后,我想说,

请给王源(以及汪苏泷们)多一点时间,再多一点时间吧!

让他们尽情去写、去唱、去闯荡,而实践最终会掷地有声地证明,他们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去听、去爱、去疯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