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嘛大家都在排斥妇女这个词

3月8日,国际妇女节。

线上线下各大平台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营销活动,这边喊“女王节”,那边称“女神节”,精明的商家们始终回避着“妇女”这个词汇。

就连女性自己也乐在其中,还莫名其妙地组织起了3·7女生节。你要是对一位女性说祝你妇女节快乐,她可能会立刻怼你:你才是妇女!

“妇女”这个词,什么时候成了贬义词,让所有人包括女性本身都排斥?

三八妇女节,原本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是一个值得女性骄傲的日子。

近年来,“妇女的官方含义是14岁以上的女性”这样的科普更是快要说烂了,可是全网仍然刻意回避着“妇女”这样的称谓,女性自己仍然抗拒被称为“妇女”。

为什么?

潜意识里,大家都将已婚已育的女性归纳到“妇女”的范畴,提到“妇女”,只会联想到一个后脑拴着松垮垮的发髻,生活里只剩柴米油盐,毫无前途和希望的黄脸婆形象。这被认为是丑陋的、不堪的、不配得到重视和欣赏的。

先不说这是词义方面的误解,即使“妇女”就是代表了已婚已育的女性,或者是年老色衰的女性,它就真的如此可耻与可怕,让未婚未育的女性着急忙慌地撇清关系吗?

诚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女性的地位一直都不怎么高,从文史哲中都可以窥见一斑。

四大名著里,《三国演义》、《水浒传》主要都是男人之间的权谋博弈、江湖侠义,女人如大小乔、孙二娘,多为棋子、陪衬。《西游记》里的女人,基本除了妖精就是绊脚石。只有《红楼梦》是美化女性的,但最终也逃不过一纸荒唐。

历史上,除了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就没有什么真正掌过大权的女人了。

思想哲学方面,老子、孔子、孟子、庄子……没听说哪位女人成了思想家哲学家。

好不容易到了新中国,“妇女”被赋予了强烈的革命意义,以宋庆龄、邓颖超、史良等为代表的女性革命先驱,为妇女争取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权益。

“妇女”一词,象征着光荣,象征着“半边天”。如今,却被后世女性所摒弃,实在荒唐。

对于现代女性来说,谈论年龄、衰老话题似乎成了禁忌。追求“少女感”、“看不出年龄”成为大众审美的基础。女人老了、结婚了、生育了,就贬值了,年龄成为女性的集体焦虑。

大家口口声声喊着女权、平权,反对职场、婚恋关系中的不公平现象,呼吁社会给予女性跟男性同等的尊重,可是内心却物化女性,将女性价值与年龄、色相划等号,让“妇女”这一曾经无比光荣的词汇沦落到人人避之不及的地步,肆无忌惮地进行歧视,或者变相歧视,这难道不讽刺吗?

说到物化女性,2017年横扫艾美奖的《使女的故事》就曾描述了一个极致的“乌托邦”:人口出生率急剧下滑,内部社会分为三六九等,完全与外界隔离,男权当道,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属品,所有女性的最高使命都是生育——这种荒诞的情形像极了古代宫廷的三妻四妾、母凭子贵。

谁会愿意时代倒退到那个时期呢?

如今女性的地位相比从前肯定是提升了,我们不需要像20世纪初北美和欧洲的妇女同胞们那样罢工、游行示威、斗争,但我们离真正的“平等”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任何制度的进步,都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女性不仅要仰赖政策、制度的进步,还需要自身坚持不懈地上进,抛弃那些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物化女性的糟粕思想,关闭那些荼毒女性的所谓女德学校,远离“咪蒙”式田园女权的毒害。

我本身并不排斥购物,也可以包容商家为了促销写出夸张的文案。但我们应当警惕,不要让各大营销平台的消费主义抹杀了历史上女性为平权所作的努力,更不要打着过节的名义物化女性、歧视女性,侵蚀新时代女性该有的独立思维和独立精神。

非常喜欢央视主播海霞接受采访时说的这段话:

我还是更喜欢“三八妇女节”,因为这个是属于所有女性的节日,而“女神”、“女王”等等,说起来是有点别人附加给你的一些色彩,远不如自己奋斗得来的这样一个女性平等的地位和别人的尊重、社会的喜爱,更让我觉得自豪、自信。

朋友们,不要让自我吹捧的幻觉和消费主义的造作,把“妇女”这个词妖魔化,好吗?

希望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能够让哪怕最平凡的女子,都无需因为相貌身材、年龄大小,亦或是婚育状态而焦虑,以至于不自觉地寻求与她们终将步入的人生状态进行徒劳切割。

真正值得拥抱的人生,不需前置限定条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