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与沉默的螺旋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谬误。我们只统计来自幸存者的数据,却没有考虑这个结果是经过特定的筛选产生的。比如在战争期间,我们在医院看到的伤员大多数是四肢受伤的,胸部受伤的很少,我们是不是会认为四肢比胸部更容易受伤,所以,士兵应该增加四肢的防护呢?其实,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因为胸部受伤的往往都死了,没有机会送到医院。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舆论普遍喜欢利用 “幸存者偏差”来制造热点。这就是幸存者偏差理论在公共危机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

如果政府部门意识不到幸存者偏差的重要性,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比如各地出现的金融贷款、房地产热,甚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养殖獭兔快速致富等,都是因为幸存者偏差让很多人迷失了方向丧失了警惕。很少有人意识到,当舞步开始疯狂时,音乐就要停了。幸存者偏差造成的误区非常容易让人陷入非理性选择的泥潭,以至于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做出错误的选择。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一个组织当中,如果没有人敢于表达不同意见,或者决策者只想听到自己想听的观点,那么就没有人愿意讲实话讲真话,最终决策者就会信息堵塞,成为聋子和瞎子而看不到组织管理中真实客观的问题,往往因为幸存者偏差而做出错误决策。

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德国学者诺埃勒·诺伊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来解释。 而且,这个理论更适用于类似亚洲国家这样文化环境对个人主义的影响更小的国家和地区。

在一个团队里面,如果一个人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和大多数人观点不一致,他如果表达出来,就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排挤。他若坚持己见,最后证明是正确的,也不见得受到赏识。一旦在坚持的过程中出现一点点疏忽,就可能被别人上纲上线指责。最终正确的一方就选择了沉默,形成“沉默的螺旋”。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尤其是政府部门等级森严,这种“沉默的螺旋”现象尤其常见,最终导致幸存者偏差,影响了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