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1921》

电影《1921》昨天正式上映,而早在电影上映前网上就已经聊得热火朝天,尤其是在演员选角方面,大家都有着各自的看法,那么真正到了电影院后的观影效果又是怎样的呢?如何评价电影《1921》?何评价电影《1921》?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评价电影《1921》

7月1日,一百年,正青春,电影《1921》如约首映。

作为献礼电影,《1921》一直备受期待,观影意愿人数已经突破了42万,直追当年的《我和我的祖国》,虽然不及今年爆款电影《你好,李焕英》,但是在同类题材影片中已经算是佼佼者了。

影片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1921年前后的故事,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尽管延续了黄建新导演自2009年《建国大业》以来开创的大主题、小叙事、群像式主旋律电影新模式,但与此前的同类题材相比,《1921》用了更诗意化、生活化、戏剧化的手法。

影片以国内的北京、广州、上海、长沙和国际的维也纳、巴黎、东京、莫斯科等多个城市交织为叙事的网,每个城市发生的故事最终交汇到上海“一大”召开这个点上来,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置于国际形势发展的大视野中。

细节具象化了思想性:“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志同道合,以大特写拍摄陈独秀狱中凝神为引子;共产党始终心怀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抱负,以李达去印厂将“百姓”改为“人民”一词为点睛;前清秀才何叔衡决然告别旧时代、求索新思想的坚毅,以片尾纵身跳崖时的“临危一剑不返顾”(谢觉哉语)为定格……

敬畏提升了艺术性:剧组对中共一大召开前后的上海景象如石库门、博文女校等场景进行了1:1复原,几个海外场景也十分逼真,无论是都市风貌还是市井生活,都体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尊重事实、还原史实的本分。

冲突提升了观赏性:《1921》在法租界探长、青帮头目黄金荣的破坏这条副线之上,又辅以两条副线来交叠出国际局势的复杂——一条是日本特高课对在沪日籍共产党人的绞杀,一条是欧洲反共势力对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的阻挠与监视。在加入爱情、谍战等商业元素之后,影片具有较强的戏剧张力。

从各个角度来看,《1921》都是一个好看而且耐看的故事。

新的女性形象:“她力量”

《1921》最吸引女性观众的地方,恐怕是“她力量”。与其他几部建党题材作品不同,《1921》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20世纪20年代一群女性时代先锋的形象进行了与时俱进的阐释。

导演用几组镜头和几场重头戏,赋予王会悟这位中共一大的“温柔卫士”以具有现代感的独立、坚韧、智慧形象。王会悟本就是奔赴上海寻求妇女独立解放的新女性。

她与李达定情之日,镜头以李达的视角将走下楼梯的王会悟带到观众眼前,楼梯窗户赋予的顶光和摄影机的仰角塑造了她美好而进步的女青年形象。在协助李达筹备建党的过程中,影片通过她帮助选择会场、变更会场、守卫会场,安顿代表、掩护代表、转移代表的几场戏,凸显了她逐渐成长为伟大革命女性的历程。

中共“一大”转移会场至嘉兴南湖,王会悟在烟雨之中的湖心画舫撑伞独坐放哨的大全景镜头,具有中国山水画的诗意美,将她柔弱的江南女子外表之下的机智勇敢衬托出来。

但王会悟又是内心矜持而有烟火气的,波诡云谲之中,她不忘用精致的花瓶养着花草。时代洪流之中,她不忘盛好汤圆送到露台安抚丈夫的焦虑。颠沛流离之中,她时刻不忘作为母亲的朴素本分,平衡家庭与革命工作之间的智慧与艰辛。

与王会悟不同,影片中的杨开慧则代表了对爱情和理想坚贞不屈的青年女性。杨开慧的革命生涯与党波澜起伏的革命斗争历史紧紧相联。《1921》里甫一出场的杨开慧,是“自古湘女最多情”的形象:与毛泽东的情愫暗生,家庭教育赋予的书卷气息,追求爱情的大胆奔放,惜别毛泽东的依依不舍。影片末尾,29岁的杨开慧英勇就义,正是伟大的信仰和高洁的爱情升华了她的人格。

不仅如此。博文女校名称背后是那个时代女性渴望平等受教育权的风潮,支持毛泽东的洗衣场老板娘所代表的普通女性形象也立体鲜活。“妇女能顶半边天。”以王会悟、杨开慧这两位革命女性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女性,她们丰沛的个人情感和崇高的革命意志,可以说正是今日中国女性力量的源泉。

回顾党史,历久弥新,我们总能从党史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党史题材影视剧不仅承担着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重要使命,而且成为当代观众学习、重温党史的重要载体。

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对文艺发展特别提出了“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要求。党史题材要常拍常新,难就难在一个“新”字。

《1921》进行的一系列创新,使它能成为一部让人们在光影中体会党史、牢记党史的优秀作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