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人们似乎都有一些可以称为梦想、幻想、妄想的时间与空间,在那里,我们无所不能无恶不作。在那里我总是想要过一些不一样的人生,某国公主、炼金术师、杀手、明星、科学家……都曾在那里轮番上演。回到现实,好像只有明星和科学家是最有可能实现的了,我又用了多年的校园生活证明了自己不适合成为科学家,于是现在可能也许只剩下明星这一个选择了。
与其说是明星,不如更确切地说是演员,这真是一个适合幻想的职业,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过无限的生活。他们还是艺术家,赋予了没有血肉的角色以生命,甚至于像上帝女娲,将人捏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不过请相信我,虽然有幻想,但是我的理智还在,我能看到现实世界。我看到演员明星们的光鲜亮丽,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是幸存者偏差,我也知道他们的创作过程是辛苦痛苦甚至艰苦的,他们也是人,生活不是永远光鲜,世界上没有哪个伟大的艺术家不是纠结拧巴自我榨取后才创造出璀璨艺术的。
生活之于演员,就像雨露之于鲜花,必得这滋润才能绽放。可是又荒谬地发现,一个演员愈光鲜他就愈没有生活了。然而如果他不够光彩,就没有人发现,便又演不了什么作品。这真是个令人无解的困境。
一个人必得自由,才能舒展,才能舒心,才能看四周,才能发现问题发现爱,然后在这问题和爱里生活,亲身生活,才能创造艺术。很多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说“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似乎都是劝诫的句子,但我说,去吃亏吧去撞南墙吧,别人说的说到底都是他们的生活,你要去体验要去经历,然后那些才能转化成你的养分。万一错了呢?那也没关系,错误本身也是生活。亲身生活,你的判断力也会静静生长,然后在某一天从土壤里生出一束藤蔓将你拉到另一条路上。这藤蔓须静静地慢慢地积蓄能量,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等到了它该出现的时候,它自然地就会破土而出。
那是否有好的生活呢?有的人命运似乎总是悲惨,幸运女神好似抛弃了甚至厌弃了他。但对于艺术来说,怎么算好的呢?那些壮丽而深刻的东西,似乎总是以悲惨为食,而藏在悲惨中的片刻欢愉也总能让人欲罢不能,甚至比一直身处天堂更能让灵魂愉悦地颤抖。很多时候我们说要“生活在远方”来提醒我们不要停下脚步,但我还要说“艺术在来处”,回忆的余韵里仿佛一粒灰尘都有独到的可爱之处,发生过的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回想起来总能咂摸出一丝甘甜或一丝苦涩,这就是生活的味道。没有任何一种体验是渺小的不值得的,任何一刻的体验都是最上等的丝线,与其他的瞬间丝丝缕缕地交织成了一方锦缎,然后任你裁切,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华服。
去亲身体验吧,去亲身生活吧,去亲身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