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一座桥

今天下午难得休息,便带着家人去影院观看了期待已久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整场电影149分钟,我始终一动未动的坐着看完,当影院的灯光亮起时,我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为当年那场真实的战斗中我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而感动不已…
   
 电影的内容我在此就不多说了,因为一部好的电影,需要大家用手中的电影票去支持,支持这样好的电影能够相继不断、绵延不绝。我想说的是《长津湖》两部曲电影背后的故事…前些年的时候,一提起美国的强大,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深深的跪下去的,认为美国的一切都是好的,它的文化、思想、经济、实力,是我们难以逾越的山峰,而因为难以逾越,便选择了所谓的“曲线救国”,反过来成为敌人的帮凶,来毁掉我们自己的自信力。殊不知,七十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早已用实际行动证明,不怕鬼便没有鬼,不信邪便无畏邪,当年美国的强大令所有国家都望而生畏,但即便如此,在那场战争中,我们的先辈仍然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用实力和勇气告诉美国什么叫做不可欺、不可辱!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关于那场战争始终被世人所曲解,被别有用心的人给故意抹黑,那些英勇无畏的勇士们的故事逐渐被遗忘,那些可歌可泣的壮举和丰碑被时间淡化…于是一提起我们同美国的差距,那就是不可为敌,更不可敌,要么便是时代不同过了,现代的境况不同当年,像曾经那样的胜利永远都不可能复制…真的如此么?我看则未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悲的不是不敢直面对敌,而是在直面敌人刀锋时失掉了自信力,自己认为自己不行。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曾经打败过美国的国家屈指可数,而在其顶峰的时刻将其力战而胜的,唯有我们的祖国!如果连我们都没有了战胜美国的自信力,那么全世界被美国和西方欺压的那些国家呢?那些无数因美国作恶而流离失所的民众呢?不敢细想…
 
  对胜利的追思和对先烈的缅怀,正是补上这么多年我们所缺失的自信力的这一课。如果说二十年前的时候,我们是韬光养晦不得不默然不言,求的是能够争取宝贵的发展时机迅速提升自己的实力,所以才难以去追忆先烈们的辉煌过往,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在美国和西方不断对我们施压,甚至多领域全方位的遏制我们发展的时候,那么这一课就必须要及时的补上了。于是,便有了《长津湖》等系列电影的出现…有些人说,美国拍的很多战争题材的电影,都是真切的历史和事实,那难道就能说我们所拍的都是虚无缥缈虚构出来的故事?那些盯着电影中这样那样“不合理”“不符合史实”等地方的“观众”,它们真的是通过自身的“火眼金睛”般的努力,希望电影能够拍的更好么?其行可恶,其心可诛啊!它们到底想干什么,我们心照不宣。
   电影从来都不是纪录片,但我觉得电影之所以比纪录片更受欢迎,是因为电影把那段宏大历史篇章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和故事具现化到我们的面前。你可以说真实历史中先烈们的番号和名字和电影中完全不一样,但电影里展现出来的那种一往无前、无惧生死的精神则是一脉相承的。我下午看《长津湖之水门桥》时的心情,是跟去年的时候看《长津湖》时的心情是一模一样的,整部电影中那种压抑肃杀以及对面敌人强大实力时的无奈,跃然于荧幕之上。而在之前同当年活下来的老英雄们交流之后我更加深切的明白,真实的战场,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中所呈现出的氛围更加令人绝望…但即便是这样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胜利,我们的先烈仍旧背靠祖国百战不悔,冲锋陷阵视死如归…而这样的精神,正是今天不少人身上所欠缺的,更是我们亟待去弥补的。
 
 水门桥之战,是当年无数战役中如繁星般闪光的诸多胜利中的一场,虽然在美国强大的后勤保障之下,水门桥之战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但那一战中所体现“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战斗精神,永远激励着作为后辈的我们永向前进。敌人还是当年的那个敌人,虽然实力的差距因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宿夜不寐呕心沥血的追赶而不断缩小,但强敌仍然还是强敌,如果失掉了自信力,失去了对胜战打赢的信心,那么仍将是非常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我看来,那不是一座桥,而是一个古老民族浴火重生中克尽苦难的坚韧之志,更是一个向往和平保卫和平的国度永远不朽的丰碑!正如战斗英雄杨根思所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正是有着这样的精神信念,我们的先烈才能在所有人都认为的绝境中屡战屡胜,在看似无法战胜的强敌面前赢得家国的尊严!
 
  我相信,更肯定,之后还会有更多类似《长津湖》系列的电影被推上荧幕,成为大家所追捧的好电影,而在此期间,我们的自信力也将不断的在无形之间被提升起来,进而汇聚成强大的信心,来勇敢面对那强大的、看似不可战胜但实则完全可胜的敌人。缅怀,致敬!追忆,继承!
(那是一座丰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