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比说好话重要多了

自从微信及朋友圈普及之后,成年人的社交礼仪课程便不断丰富起来,网友们的总结十分到位:

能说“好的”、“可以”、“我知道了”,就别说“嗯”。

能回答“是的”、“对的”、“没错”,就别回答“你说呢”。

能好好说话,就别洋腔怪调……

如果要我总结一个经典的吵架语录,我可能会把这句话列在榜首:

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很多时候,因为某个人某件事争吵起来,吵到最后都变成了态度问题。一旦语气变得强硬、音调升高,双方的怒气值便此消彼长,吵架的内容却变得无关紧要起来。

把一件事情表述清楚,把道理讲明白,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而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和受伤情绪表达清楚,更加不容易。需要思考,需要自省,需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好好说话,首先得走脑,先想清楚自己怎么了、自己想表达什么、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

其次得走心,不带攻击地真诚地去表达,尽量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和能接受的方式去表达。

人们判断事情对错的依据通常是你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而不是你说话的内容。所以,好好说话比说好话更重要。

父母之爱,最为无私。但是亲子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因为这无私的爱就变得简单易行。

“我是为你好!”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很多年轻人,听到这样的台词,反感到连话里的情感、经验、建议都懒得琢磨。即便最后,那些让人听了不舒服的话被证明是对的。

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当下的爱永远只能在未来被感受到,我们只能接受感性上的痛苦,依靠理性去觉察。

学生总在毕业后才发现老师说的话是对的,孩子总是长大后才发觉父母是爱自己的,恋人总在分手后才知道当初爱得多深沉。

感情里,最后导致分手的,很多时候是因为一场误会,是谁都不肯好好说出心里话。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部电影里有一幕经典的分手戏。男主角为了引起女主角的注意参加了一场拳击赛,把自己弄得浑身是伤。

女主角又心疼又生气,骂他:笨蛋!你什么都不懂!

如果男主角好好表达出自己的心意,我做这些都是因为喜欢你,想要引起你的注意,也许两个人就能在一起了。

可是淋着雨狼狈不堪的男主角脱口而出的却是伤人的话:我就是笨蛋!大笨蛋才能追你这么久!我就是什么都不懂!

影片结尾,男主角参加女主角和别人的婚礼。婚礼上,他幻想着自己重新回到那个大雨天,他会对女主角说对不起,是我错了,我太幼稚了。

青春期的爱情往往不同步,男孩子还幼稚着,女孩子已经早早成熟起来。成长的时间差里,隔着太多因为不会好好说话而造成的误解、错过。

在很多人看来,聊天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根本不值得去刻意学习。然而会聊天的人,和不会聊天的人,过的却是不一样的人生。

董卿在《朗读者》里曾说:“一个女人的幸福,从好好说话开始。”

其实,何止是女人呢,每个人都一样,好好说话,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少掉很多烦恼。

不是号召大家必须做到巧舌如簧、博闻广识、风趣幽默,而是学会心平气和地表达,少一点情绪,多一点共情,多一点理解,尽量不要让对方难堪。

多说“谢谢你”、“对不起”、“可以吗”、“你觉得呢”,这样的人看上去有教养,让人想亲近。

用“我说明白了吗”代替“你听懂了吗”,可以降低你的攻击性。

不要试图成为每一场谈话的主角和赢家。很多时候,说好话不如好好说话,好好说不如好好听。

最大的误解莫过于,你以为自己真性情,别人却觉得你没教养。

你自认一番好意,对方却避之不及。

同样的食材,有些人能做出佳肴,有些人做出的东西却味同嚼蜡。后者最需要做的,不是责怪食客不识货,浪费了好食材,浪费了自己的一片好心,而是应该精进厨艺。

总之,我们要好好说话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