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陷阱:你可能真的记错了,尤其是当你激动的时候

  有的时候,我真的很想给家里装上全天候全角度的录音甚至录像设备。不是为了防贼,是为了收集证据––和老公吵架的时候谁到底说了什么的证据。懂的人应该已经懂了:吵架双方各执一词,你清楚地记得他在某个时点说了某句话,他却更加自信地记得是你先说了某句话,最后弄得都觉得对方记忆有问题,脑子坏掉了。

  后来接触的研究记忆的学者多了,也看了很多相关文章,我终于放心了:我和老公脑子都没坏,这些“记忆的陷阱”都是正常人脑正常运作的结果。

  人有一个倾向,会把自己的想象或推断错误地记忆成事实。办公室里有关于自己不好的言论,你揣测小A是源头,时间长了,虽然揣测没有得到证实,但在自己的记忆里,小A是祸水已经确凿无疑。

  听过一个特别悲催的真事儿。一则新闻报道,说一家四口死在了自己家里;报道里提到,此前的一个晚上,他们曾一起去一家餐厅就餐;之后的调查显示,这家人的死因是一氧化碳中毒。这则报道出来的一个月之后,那家被提到过的倒霉餐厅破产了。咋回事?看了新闻的人都以为这家人是死于餐厅的食物中毒,就算报道里清晰地指出了最终调查的死因。这家餐厅或许应该去告那家报纸。但又能怎样呢?写新闻的人并没有诽谤,也大可不必为人的“记忆陷阱”这种认知现象负责。

  有一种影响很大的假说,说语言影响思维,比如如果你的语言里有某种颜色的词汇,那么你对该颜色的认知会更加敏感,等等。我们这里不深入谈这个假说了,有兴趣的去看看之前的文章。但至少在我们今天聊的这种记忆陷阱面前,语言的力量似乎有点微不足道。有些语言,比如土耳其语,会在语法层面明确标示信息来源——如果信息是一手的(比如自己亲历的),动词后面会加一个标记(-di);而对于二手信息(比如听来的,或者自己推断或想象出来的),动词后面会加一个不同的标记(-mis)。根据语言影响思维的假说,说土耳其语的人,比起使用不标记这种语法区别的语言的人(比如英语),应该会更加“清醒”一些––更不容易把道听途说记成真实情况。然鹅并没有。

  陷阱如此强大,人们的盲目自信和执拗更加强大。科学家们做过很多这样的实验:提供一系列信息,其中包括错误信息,但是明确指出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比如,之前说某某事情是周五发生的,后来明确更正为周日),然后让实验参与者回答跟事件相关的一些问题。结果发现,很多人的回答都基于错误信息;而且令人不解的是,当之后被问到是否记得该信息被更正过的时候,他们表示都记得。不管最初的源头是基于事实、错误信息、还是推断,记忆一旦形成,便难以抹去。随着时间的流逝,错误的记忆在脑海里逐渐加深,直到连你自己都认为这一定是真的,然后变得无比自信,再将这些记忆传递给别人。很多“谎言”和“误解”的传递,其源头并不一定是恶意扭曲事实,因为当事人确实真心认为自己说的是实情。

  对于这样的记忆陷阱,情绪是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带有情绪的记忆往往有两个特点:记忆者的高度自信,以及对周边信息记忆的高错误率。2011年发表在《情绪》期刊上的一篇文章里报道了这样一个实验:给实验参与者看一些图片,一些激发负面情绪的(肮脏的垃圾场之类的),一些比较中性的(教室啊操场啊神马的);每张图片都在一个有一个颜色的框框里展示,每个框框的颜色不同;看这些图片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们之后需要回忆;大概一个小时后,他们参与一个记忆测试––给出一些之前看到过的图片和一些新的图片(都不带框框),他们需要指出是否记得这些图片,对于记得的图片,还需要指出该图片之前出现时候的框框的颜色。

  实验结果显示,激发负面情绪的图片的记忆比中性图片的更准确,但是对于框框颜色的记忆却正好相反,然而实验参与者却对自己的错误记忆也表示出了相当高度的自信。

  小到音乐、语言、图片带来的情绪变化,大到某一个国家或国际性事件带来的情绪冲击,我们的记忆似乎从来都不是所谓“真实”和“客观”的忠实记录。很多人关于关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记忆和关于9/11事件的记忆都存在极大的偏差;当然,他们并不是记错了中心事件本身,更多的偏差在于与中心事件相关联的周边线索。很多时候,我们记住了某一事件中我们的情绪和反应,却模糊了相关的周边信息(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但恰恰因为鲜明的情绪带来的深刻印记,我们往往错以为自己关于周边信息的记忆也一定是不容置疑的。

  记忆偏差本就不可避免,加上情绪这味催化剂,更让我们离真实越来越远。吵架的时候,不要再争对错了,极有可能双方都记错了,把自己的推断(比如对对方意图的恶意揣测)记成了事实,再加上激动情绪的催化,大部分时候只记住了自己当下鲜明的感受,而记错了别人说的话和说话的时间方式;更可怕的是,因为情绪使得感受更加鲜明,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记忆非常自信。

  记忆陷阱带来的麻烦如果仅限于生活琐事的争吵,那也还好;但在有些场合,就没那么简单了。比如在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下,陪审团对事实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目击者证词可靠性的判断,而当目击者非常自信的时候,他们的证词也更有可能得到取信;试想一下,如果目击者掉入了我们所说的记忆陷阱而不自知,那他表现出的强大自信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的确令人不寒而栗。

  除了与事实的偏差,情绪对记忆还有一个负面作用,就是以点及面的激发。情绪激发起某一个记忆点,顺带会把与其相关的所有记忆点都激活––正面情绪或许会激发所有美好回忆,而负面情绪的结果就只能是令人深恶痛绝的“翻旧帐”了。2015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报道了非常有意思的发现:还是看图片,图片本身很普通,就是些动物或者工具,情绪上非常中性,但是有些图片出现的时候会伴有对手腕的轻微电击,以此来模拟情绪刺激;看完图片之后实验参与者进行一个记忆测试。

  实验显示,对于那些伴有电击的图片的记忆更准确;这个发现并不出奇;真正有趣的是,所有与伴有电击的图片相类似的图片,记忆都更加准确(比如,如果老虎的图片伴有电击,那么关于豹子、狮子的记忆也提高了)。这或许就是所谓记忆钩子,一点勾起一大片,管它好的还是坏的。生活中遇到不顺,经常觉得怎么那么不顺,所有的关于不顺的记忆一股脑涌来,觉得老天薄待于你,委屈得不的了,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吧。

虽然记忆陷阱无法避免,但对它多一分了解也就多一分警惕,少一分盲目自信。个人感觉,在认知领域浸淫越久,对所谓“真实”就越发怀疑,太多我们自以为是客观真实的东西,不过是我们这个生物体自己的感知;而由于生物构造的局限,我们得有多自大,才能说出“感到的即是真实的”这种话啊。就连光年之外的能对我们进行降维打击三体人,也不敢如此狂妄吧!

小人物K进行回复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1. 77生活网

    厉害了(ง •̀_•́)ง,